|
|
|
|
|
陈巳副主任到扶余检查备春耕生产工作 |
2009-3-18 |
|
|
|
3月3日—4日,在陈巳副主任的带领下,省农委备春耕生产指导服务组赴扶余县进行调研,服务组一行先后到五家站镇福兴村、新农村社区和农民家中,了解农民备春耕生产情况,深入到松原市兴原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和松原市四维十方机械有限公司了解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情况。通过开座谈会和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了解备耕生产情况及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资金到位和农机购置补贴进展情况。陈巳说:扶余县是产粮大县,2008年粮食产量达48亿斤,在全省排在第四位。扶余县备耕工作抓的很实,特别是县委书记徐杰同志亲自到各个乡镇去讲课,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村工作抓的都比较好。对扶余的备春耕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1、备春耕问题。政府早动员,农民意识强,物资准备充分,种、肥、药不缺,价格稳中有降,备耕形势好于往年,但一些农民片面追求一个品种,这不是一件好事,因年际之间气候条件变化比较大,农民得到的总是晚一年的市场信息,去年的品种好,粮库收购的价高,农民都种这个品种,但去年的品种表现好,今年不一定表现就好,单一品种遗传基础简单,生产中容易出问题,郑单958和先育335这两个品种在市场上表现还是比较好的,农民自愿买这个品种,在求大于供的时候我们更要做好打假工作,保证不出现假种。
2、抗旱和耕作制度改革问题,进入九十年代后,耕作制度主要是使用小型拖拉机旋耕灭茬起垅,然后播种,播种整地越来越简单化了,耕层越来越浅,现在耕层也就10-15公分,去年我们搞深松补贴,计划3年搞5000万亩,就是通过深松把耕层加深到25厘米以上,加深犁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耕层浅下急雨的时候就产生径流,既含不住水,也保不住肥,粮食产量主要是靠化肥堆起来的,农民的投入成本比较大。另外现在我们的抗旱就靠遍地打井,这是个问题,一是对地下水资源浪费,另外抗旱成本也比较高,用大拖拉机拉水桶不经济,小拖拉机也不够规模,现在全省381万农户,938万劳动力,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104.2万台,平均每3.6户就有一台拖拉机,在农机化的发展上是极大的浪费。去年农机补贴是购买4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给补贴,今年示范区建设要达到70马力以上。扶余基本消灭了牛马犁,个别贫困户还有,全省有一些贫困农户,有大量的牛马犁存在,为照顾这些人我们搞送农机下乡活动,送15000台小四轮,每台补2500元,企业让利500元,每台便宜3000元,相当于一台小四轮补贴25%,这些贫困户的问题就解决了,其它的我们还是要坚持补大马力拖拉机,深松加深耕层,小四轮解决不了耕层浅问题,必须用大马力拖拉机深松25公分以上,没有大马力拖拉机拉不动。现在的耕作制度使耕层越来越浅,犁底层非常坚硬,加大了干旱程度。现在最少的年降水只有151毫米,降雨比较集中,无效降水多,中部粮食主产区也干旱,长春市去年财政也拿出资金对购抗旱水桶给补贴。我认为耕作制度改革首先应从深松入手,然后搞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有四个环节,一个是免耕播种,二是深松,三是化学除草,四是田间覆盖,能有效解决抗旱问题。深松能加深耕层,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覆盖能减少水分蒸发。去年全省有16个县搞保护性耕作达30万亩。白城提出搞百万亩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扶余也应该搞保护性耕作。现在全世界都在搞保护性耕作,我国有329个县搞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能把根茬、秸秆留在地里,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质,加深耕作层,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肥能力,用这些办法进行抗旱是很现实的问题,扶余作为产粮大县,农民有精耕细作传统的习惯,让农民适应新的耕作方式,还得有一个漫长艰苦过程,我们不能因为漫长艰苦就不去做,要组织农民搞保护性耕作,扶余种植面积大,保产条件也是最好的,但是单靠化肥保产不可取。石油农业将来要走向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就是要将秸秆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留到土壤中,使用机械进行秸秆还田,进行深松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加深耕层,能有效提高抗旱作用,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见效,时间长了效果就越明显。在耕种制度上,要给农民灌输一些新的技术,扶余旱田抗旱面积这么大,光靠打小井抗旱,劳民伤财,通过耕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改革,解决农民的抗旱问题。要引导,搞试点,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白城的经验证明,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比不是保护性耕作地块出苗率高6%,提高了保苗率,群众服气。备耕生产抗旱较好的方式是很多的。要给农民灌输新思想,抓新技术推广。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问题。扶余“一村一品”搞的比较好,在本地是出名的。农村产业关联度大,产业细分,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我们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少,规模经营不好,生产单位太小,想办法鼓励农机大户、农户向规模生产发展,几十个农户成立农机合作社,内部机具作业成本价,拿出部分时间搞跨区作业。今年你们申购大型机械的有400多台,是不是都自己用?我看不是,过去农民买机械,是“以机代牛”阶段,现在一个小四轮不够规模,有了合作社,买大型机械,买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和收获机除了自己用外,为别人作业 ,挣些钱,这是农机化发展的好兆头。也是农民思想解放的好兆头。去年全省有330万劳动力转移出去,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给跨区作业创造条件。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机化发展,农机化的发展也促进农动力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集约化生产,也更有利于分工分业,提高农机的科技水平。农机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对困难户实行包保不是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土地转移出去,再出去打工挣些工资,有利于困难户脱贫。农机化快速发展阶段有三个标志,一是农村从业人员低于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0%,我省现在是32%;二是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高于40%,我省是48.3%;三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成本低于人工成本,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我省已经进入农机化快速发展时期,更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扶余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更快一些发展。今年我们农机购置补贴投入8亿元资金,用来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如果扶余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就会落到别的县的后面。去年梨树县成立21个农机合作社,敦化市成立13个农机合作社,扶余是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只有2个,太少了,扶余玉米机械化收获还不高,如果组织化程度高,农机化水平会提高得更快一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高还会促进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扶余结构调整的比较好,主粮作物面积比较大,主粮为主,其它作物也都有一定数量,特别是花生面达60多万亩,县里比较重视,工作做得细,如果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社,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洮南辣椒协会就是一个成功经验。扶余花生种植面积比较大,如果把加工业发展起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产业才能做大做强,辐射面会更大,农民才能增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化发展,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成立专业服务队,分工分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农民才能增产增收。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吉林省农垦局张军副局长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艾青瑞站长陪同调研。 |
|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机管理总站
阅读次数 [11396]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主办单位:桦甸市农机推广站 承办单位:桦甸市农机监理站
单位地址:桦甸市桦甸大街205号 邮编:132400
email:hd@jlnongji.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