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又拉开了序幕。2020年桦甸市春耕生产瞄准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夯实春耕生产环节,立足适时抓早,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进了全市春耕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一、春耕生产基本情况
(一)春耕资金、物资准备充分。全市备春耕所需4亿元生产资金全部筹集完毕。农用物资销售通道放开后,农民购买农资积极性大大提高。3月初化肥开始快速入户,时间比去年早15天左右。春耕前,全市春耕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已全部入户,为全市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水稻育苗结束。水稻育苗从4月7日开始, 4月10日掀起高潮,4月15日全部结束。由于前期气温偏低,秧苗长势比往年稍慢。目前,秧苗已处在3.5-4叶期。
(三)旱田播种基本结束。截至4月17日,玉米秸秆清理工作全面完成。但受高空冷涡及蒙古气旋影响,我市有雨雪、降温天气发生,延迟了旱田播种期7天左右。农民在4月27日前后陆续开展春耕播种,5月1日后,天气转暖,掀起大田播种高潮。截至目前,旱田已基本播种完毕。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适时抓早,掀起播种高潮。针对今年春播期不利的天气状况,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向乡镇(街道)转发气象信息,满足农民种田需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形成《桦甸市春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发到乡镇(街道),指导农民适时播种,避免造成损失,并建议天气转暖后立即掀起旱田播种高潮,保证春耕生产及时有序的进行。
(二)多措并举,加快资金筹集。涉农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春耕生产。如农商行开发农村青年创业、农民小额信用、农户三户联保、农户保证、存单抵押和门市抵押等信贷产品;农行发放“惠农e贷款”等信贷产品,为我市备春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转变方式,创新科技培训。我市积极组织市、乡两级科技推广机构创新培训方法,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和广播等新闻媒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组织农业专家编写了《2020年桦甸市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水稻育苗技术》等培训资料,搜集省、吉林市专家录制的《保护性耕作》宣传片、各类农业技术讲座视频等培训录像,通过QQ、微信等手段推送到各乡镇(街道),再由各乡镇(街道)推送到村、社、农民手中。全市共培训农民2万余人。
(四)加大力度,强化农资监管。疫情隔离防控期间,市农资监管部门通过打电话、建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与农资经营户联系,对我市农资进货质量情况进行监管,并及时掌握农资供应情况。农用物资通道放开后,市农资监管部门对全市农资市场开展了“战疫情、保春耕”为期一个月的农资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种子是否存在未审先推、农药进销台账是否完善、是否经营国家禁限用农药、肥料是否具有登记证号、是否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等情况进行细致查看,对农资门店的农资储备情况进行摸排。目前,共检查门店185家,出动执法人员17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5台次,杜绝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宣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今年,我市大力宣传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4月16日在我市永吉街道孙家屯村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现场演示了四种作业模式,得到农户的良好反响。同时通过互联网、微信、QQ等平台多渠道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微信、QQ工作群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作业实施主体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全面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三、下步主要工作安排
(一)做好水稻苗期管理和水稻插秧工作。做好不同叶龄、不同生长状况秧苗的分类管理工作,做到小苗标准控,大苗严控。播期较早、高龄苗的大棚要加大通风量,播期较晚的低龄秧苗做好防立枯病工作,要及时通风炼苗,严格控温控湿,确保秧苗不徒长,插秧时不插超龄秧。我市预计5月下旬开始水稻插秧工作。水稻插秧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以促进秧苗快速生长。要做好水稻病虫害预防,按照病虫预报情况做好相关水稻病虫的防治工作。
(二)做好旱田田间管理工作。要做好苗前封闭除草工作。玉米地块用乙草胺、阿特拉津、丁酯等化学除草剂兑水地表喷雾;大豆地块用乙草胺和唑嘧磺草胺等化学除草剂兑水地表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出苗后,如出现炕籽、粉籽、烂籽、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进行补种或补栽。要加强田间管理。引导农民在作物的适当生长阶段科学施肥、追肥、除虫、除草,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为秋季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水稻育苗生产)
(桦甸市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现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