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刘翔宜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
2025-7-29

   7月25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长春召开。全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审议通过了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议。7月28日,省委宣传部召开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曹路宝向与会媒体介绍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的有关情况,有关省直部门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111.jpg

全会一致认为,省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吉林全面振兴呈现强基固本、聚势蓄能、提质焕新的良好态势。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翔宜分别回答了香港商报、人民网记者提问。

在回答香港商报记者关于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时,刘翔宜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2024年我省粮食产量达到853.2亿斤,居全国第4位,单产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粮食调出率超过60%,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就有1斤来自吉林,“中国饭碗”装了越来越多的“吉林好粮”。我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我省在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下一步,我省将锚定“千亿斤”目标,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五路并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推动高位再增产。据农情调度,今年粮食作物长势要好于去年,有望再获大丰收。

一是精心守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健全依法保护、要素支撑、科技攻关、监督管理4个工作体系,编制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6—2030年)》,与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二期项目,持续扩大“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覆盖面积。

二是加快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健全落实“1+7”全链条管理制度机制,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两重”建设、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契机,分区分类指导,提升建管水平。我省已争取到今年下半年建设任务626万亩、资金145.81亿元,任务规模和资金额度为近年来最多。

三是做强种子这个农业“芯片”。依托长春国家农高区、“三江”实验室,建设寒地育种中心,打造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推动科企融合创新和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优质食味耐盐碱水稻、高产高油大豆等突破性大品种。

四是加快智慧农机研发推广步伐。深入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智能免耕播种机、轻简型丘陵山地玉米收获机等新型机具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已有4个项目进入熟化定型阶段。今年,我省争取国家资金16.26亿元,把5类智能农机列入新一轮购置补贴、25类机具纳入报废更新补贴,以“优机优补”加快迭代更新。

五是推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百千万”示范展示行动,建设一批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打造玉米“吨粮田”示范区100万亩。加大中西部地区“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推广力度,今年新增300万亩、达到1000万亩;实施“一喷多促”3500万亩,助力增产丰收。

刘翔宜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用好中央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资金,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筑牢“黑土粮仓”,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排头兵”。

222.jpg

在回答人民网记者关于如何进一步壮大富民特色产业时,刘翔宜表示,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人参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推进,在体制机制、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求新求变,人参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迈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我省进一步以乡村富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做好“参、菌、鹿、蛙、渔、加”6篇文章,促进产业链主体更多留在县域、下沉产地,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主要抓好6项工作:

一是推进长白山人参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开展了种植登记备案、宜参地普查、市场整治、品牌打造、文化宣传等工作,市场秩序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货真价实、优质优价”,今年上半年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同比增长26.5%。近期,省政府又印发了《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锚定产业发展各阶段任务目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诚信、品牌跃升、文化宣传等体系建设。

二是推进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将深入推进“东木西草”发展模式,布局建设一批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区,灵芝、桑黄全产业链基地,羊肚菌、双孢菇等工厂化基地和专业菌种工厂,开发保健食品、休闲食品饮品,聚力打造北方食药用菌基地。

三是推进梅花鹿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立足打造千亿级梅花鹿产业,开展了“百名专家走千企进万户”活动,加快养殖扩群增量、“快消品”“高价值品”研发生产,拓展新零售业务,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市场消费需求。

四是推进林蛙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从全蛙利用、雄蛙开发破题,重点推动林蛙油药食同源,探索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健全品质鉴定等标准体系,加快扩大加工产能,力争今年产值突破25亿元。

五是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启动实施生态渔业倍增计划,重点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建立以三倍体虹鳟为代表的水产种苗产业体系,扩大“大水面”增养殖规模,做强水产品加工,丰富渔文旅等消费新场景,打造“以渔治碱”改良苏打型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新模式,上半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44.16亿元,全年预计达到350亿元。

六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我省聚焦“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上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目前正在推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三年行动,力争2027年产值突破6000亿元。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作者:林天天 阅读次数 [55]

上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和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强调 进一步强化农业防灾减灾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推进农机安全 加快智能升级——农机安全生产行业交流会在大同举办 
 机械化赋能全链条减损 夯实世界粮食安全根基——第二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粮食生产机械化减损论坛成功举办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推荐的6项技术入选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势较好,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刘翔宜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 
 高性能播种机助力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 
 农机农艺融合: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314]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78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54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28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06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28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940]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89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82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419]
   

主办单位:桦甸市农机推广站      承办单位:桦甸市农机监理站
单位地址:桦甸市桦甸大街205号  邮编:132400
email:hd@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