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代的车轮碾过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当科技的光芒照亮现代农业的壮阔征程,一场汇聚全球农业智慧、彰显吉林农业力量的盛会在北国春城启幕。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主题,在8月中旬的净月之畔,奏响一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农业成果的博览盛宴,更是一次推动农业合作交流的深度对话,一次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萌发的创新实践。
从田间地头的深耕细作到实验室里的科技突破,从地域特产的匠心传承到农业品牌的同台竞技,长春农博会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书写着农业现代化的全新方案,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
新技术新模式
让现代农业“活”起来
规模逐年扩大、内涵日益丰富、影响力与日俱增……从2000年到2025年,从第1届到第24届,作为我省“金字招牌”的长春农博会,实现了从水泥地到黑土地、由夏季举办到冬夏联动、由政府临时抽调办展到成立常设机构的转变,始终站在农业创新前沿,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迭代升级,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本届长春农博会由省政府、长春市政府主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社、吉林农业大学承办,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秉承务实开放、交流合作、惠农惠企的宗旨,设置八大特色展区,开展经贸交流、文化赛事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吉林乡村振兴战略成果,推动农业合作交流,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走进长春农博园各大展区,感受我省农业日新月异、扎根沃土、完善升级的成果展示。
主、辅展馆1—6号展厅,荟萃了来自国内外各地的名优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字农业企业、供销特色农产品和食品机械,全国闻名的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药用菌、吉林梅花鹿等“吉字号”品牌企业优质农副产品纷纷亮相,“数字农业”“国际展品”等展区让百姓大开眼界,饱口福又饱眼福。
来到室外展区,金秋的盛景仿佛触手可及。从巨型南瓜到无土栽培蔬菜,从抗寒月季到东北果树,12个种植区展示着千余种作物的生命力,其中不加温温室凭借“五防”黑科技,让节能种植的理念落地生根。
此外,“魅力中国·五色吉林”主题展厅、现代种业成果与农机装备展、美丽乡村、精品畜牧业等均有单独展示区,全面展现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辉煌成就。
国际化智能化
让农业要素对接更高效
商家的市场、专家的讲坛、农民的节日、市民的乐园。本届长春农博会强化引资引智作用,主体活动与特色活动交相辉映,让农业要素对接更高效。
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展会安排了多种科普展示内容。
想学农科技术?省科协主办的农业科普大集上,通过特色农业成果展示、科普知识宣介、科普惠民服务等板块,开展“科技小院”场景搭建,重点宣介“吉字号”特色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家面对面答疑,多套科普图书免费领取,还有健康义诊送服务,妥妥地“农民贴心小课堂”。
想看农耕文化?以“追溯吉农事、再现农耕情”为主题的关东(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厅里,展示了农耕文化历史,传承了吉林的农耕文明。
想洽谈合作?全国百户企业进吉林、“吉供优选”品牌发布、吉粤农业共享经济等活动搭起桥梁;吉林梅花鹿品牌、长春市九台区土特产等专场推介会,让特色产业找到“好婆家”;第三届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推介等活动,让科技成果变成“真金白银”。
在现场,逛不够?新建的“吉林省名优特农产品展销选品中心”,开创了“线下农博选品+线上电商云仓”双线联动的全新运营模式,汇聚全国精品。京东物流“极速达”让好货当日到家,线上线下逛得过瘾、买得舒心。
文旅会展融合
让农博热度“燃”起来
农民的节日就得热热闹闹!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把赛场、戏台搬到田间,让农博文化浸润人心。
第九届农民趣味运动会由长春市体育局主办,组织长春市各县(市、区)农民开展趣味运动竞技比赛,老乡们比竞技、秀绝活,笑声喊声汇成欢乐海洋。
“吉林巧姐”手工制作大赛暨“吉巧好物”文创产品征集活动,由省妇联主办,通过草编、布艺、剪纸等各类手工艺品大赛、市集、展示、直播活动,推动“吉林巧姐”手工制作产业化发展,让老手艺火爆出圈。
大型演诵抗战剧《松花江上》带你重温历史,红色印记宣讲演出燃动人心,二人转专场等文化活动,农民各展绝活,歌唱祖国和美好幸福生活,进一步展示我省农民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本届长春农博会整合现有资源,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条,实现展产互促、融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10+365”会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数字会展、促进数字贸易,打造展贸融合的生态服务平台,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时光不老,大道惟新。长春农博会正在求新、革新、创新中积蓄前行的力量,奋力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我省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篇章。
记者手记:
当农民趣味运动会的欢笑声与“吉林巧姐”草编市集的叫卖声交织,当智能农机的轰鸣声与直播间里“吉字号”农产品的推介声共鸣,这场农业盛会正以科技为笔、以开放为墨,在黑土地上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从“四良一智”的技术革新,到“吉品入粤”的市场拓展,长春农博会用数“智”画笔,将吉林农业的新卷铺展在黑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展会的热度,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劲脉动——这脉动里,有科技的锐度、文化的厚度,市场的广度,更有全球智慧滋养下吉林农业跨越发展的无限可能。(吉林日报记者 闫虹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