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国推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2007-12-17
  人民网12月15日电 (记者冯华)我国农业正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转变。农业部今年启动的循环农业促进行动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张凤桐介绍说,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力争到“十一五”末,新增户用沼气1800万户,全国沼气总量达到4000万户;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全国秸秆青贮数量达到2.5亿吨,氨化数量达到6000万吨;建设100个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示范点;重点建设1万个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使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为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今年发布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涵盖畜禽粪便、秸秆、小风能、省柴节煤、耕作制度等农业生产生活各方面。全年新增户用沼气450万户,据测算,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平均产气385立方米,可节约薪柴1.5吨或节煤1吨,节电100千瓦时左右,节约燃料费300元左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已由去年的600个县增加到1200个,水肥一体化、集雨灌溉、膜下滴灌等8项技术模式得到重点推广,建立示范区45万亩。

  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中,乡村清洁工程成为新亮点。目前全国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已达1000多个,这些示范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均达到了90%以上,化肥、农药减施率达到了15%—30%,不但有效防治了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大大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促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 [850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固定观测点研讨会在长春市召开 
 黑土地保护利用:用好养好国家粮食“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 “农机公开课”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大力推进油菜机械化移栽推广应用 
 韩俊会见瑞典农村事务部部长皮特·库勒格伦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734]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07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497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491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75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54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17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00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87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374]
   

主办单位:桦甸市农机推广站      承办单位:桦甸市农机监理站
单位地址:桦甸市桦甸大街205号  邮编:132400
email:hd@jlnongji.cn